在線
QQ
在線QQ服務時間:9:00-17:30
關注
微信
客服
熱線
400-820-0586
客服服務熱線
發布時間:2019-07-25 09:56
文章摘要:青蒿素獨特的過氧橋等分子結構在自然界中極爲難得,因此被(bèi)譽爲天然産物中的明星分子。這麽卓越的分子除了對瘧疾具有卓著療效,那麽這一家族還有無其他生物活性?
青蒿素獨特的過氧橋等分子結構在自然界中極爲難得,因此被(bèi)譽爲天然産物中的“明星分子”。這麽卓越的分子除了對瘧疾具有卓著療效,那麽這一家族還有無其他生物活性?
青蒿素(圖片來源:http://www.techacu.com)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左建平課題組和李英課題組,通過對天然産物青蒿素進行結構優化,獲得了具有更強免疫抑制活性的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馬來酸蒿乙醚胺(SM934),并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件。最近,通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倫理審查,該藥II期臨床試驗在該院風濕免疫科開展。
據悉,這種新型青蒿素衍生物的免疫抑制活性發現及應用,已獲得國内外兩項專利授權,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産權。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最複雜、最嚴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發病機制不清和疾病的異質性,使得治療藥物的研發成(chéng)爲國際藥學界公認的最具挑戰性的研究領域之一。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和青蒿素頗有緣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屠呦呦最早提出并嘗試從青蒿中提取化合物用于抗瘧疾,但這種青蒿素最初在臨床試驗中表現不盡理想。後經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對青蒿素化學結構進行确定,又經過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對青蒿素結構進行改造,直至上世紀80年代才發展出蒿甲醚等3種抗瘧藥物。蒿甲醚是第一個被(bèi)世界衛生組織列入第9版基本藥物目錄中國首創的抗惡性瘧疾藥物。
自2000年起(qǐ),上海藥物研究所的左建平和李英的課題組研究人員針對青蒿素類化合物,開展了以免疫調節活性爲導向(xiàng)的藥物化學與藥理學相結合的系統研究,合成(chéng)了多系列的新型青蒿素衍生物,經過成(chéng)藥性的研究評價,最終确定了“馬來酸蒿乙醚胺”作爲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候選新藥,它是一種易于口服吸收的新型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
馬來酸蒿乙醚胺(SM934)結構
馬來酸蒿乙醚胺是服用方便的新型小分子藥物,療效作用機理清楚。作爲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化學I類候選新藥,現已完成(chéng)I期臨床研究,與目前廣泛使用的治療紅斑狼瘡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和單抗類藥物)不同,其通過多靶點途徑恢複疾病狀态下失衡的免疫内穩态,避免了單抗類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hǎo)。同時,馬來酸蒿乙醚胺與現有青蒿素類藥物相比,具有水溶性好(hǎo)、免疫抑制活性強、用藥劑量低和口服方便等特點。
據悉,II期臨床試驗將(jiāng)在被(bèi)确診爲輕中度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患者中開展。專家表示,如臨床試驗順利推進,上市後將(jiāng)有望填補該領域小分子藥物的空白,爲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從青蒿素到“青蒿素家族”,這一傳統醫學寶藏,有望創造更多造福人類健康的新藥。
參考資料:《中國科學報》 (2019-07-15 第1版 要聞)
來源:化學科訊